今年想到雲南紅土地旅行,由於地方偏遠,包車似是比較可行的方法。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似乎是比較有名的選擇。但網上很多網站都自稱是"中國國際旅行社",基本上沒有辦法分真假,最奇怪的地方是網上"中國國際旅行社"寫的地址都是"昆明市环城南路1118号"。
以下是一部分"自稱"中國國際旅行社的網站,地址都是昆明市環城南路1118号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http://www.uyn580.com/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www.kunmingcits.com/ 昆明国旅-昆明中国国旅-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http://www.kmguolv.com/ 昆明国旅
http://www.cits100.com/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社
http://www.kunmingguolv.com/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http://www.citsyn.cn/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http://www.yyn8.com/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www.cits.cn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官网
無可選擇下只想到當地再直接上旅行社辦理。到達昆明市環城南路1118号,見到的是一個破落的門面(下圖右邊),不打緊,人不可以貌相呵!入到裏面,見到一個小朋友在一張寫字檯上做功課,旁邊狀似員工的大媽愛理不理地問明來意之後拿出手機,撥打給有關聯絡人。從對話聴來,看似該店只是買團而不是自已提供旅遊服務的。約十五分鐘後問到了價錢 -1,500人幣!由於價錢是預算之外,只有放棄了。
出到門口向西一個店面(下圖左邊,不是1118号),見到另一間有十多人在辦公,貌似有規模的旅行社,但它們也不做紅土地的旅行。
從今次觀察來看,中國國旅在國內也不是想象一般有規模,有組織的旅行社呢!
九鄉溶洞群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九鄉彝族回族鄉境內,距昆明90公里,洞群沿南盤江支流麥田河兩岸分布。溶洞發育在矽質石灰岩地層中,經地殼間歇性抬升形成多層結構,上層無地下水,化學沉積物發育,下層多有地下水,有的溶洞頂部坍塌後,形成峽谷和天生橋。主要洞穴有雄獅廳等20餘個洞穴,分布範圍約20平方公里。部分洞穴於1989年開闢為旅遊區,199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部,北部海埂湖堤以北稱「草海」,以南稱「外海」。面積約297平方公里,是雲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近年昆明城市工業發展及農田過度,造成滇池湖水的污染情形嚴重,大量的藍藻孳生,另滇池湖畔海埂大壩的水變成綠色,亦為中國污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
從滇池海埂公園遠望過去西山風景優美,比較可惜的是湖水污染成綠色。
雲南石林位於中國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全名是「雲南石林岩溶峰林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石林景區距昆明120千米,面積約40多萬畝。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經過億萬年地質變化形成的。石林還是彝族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石林風景區主要由大、小石林(李子菁石林),乃古石林,芝雲洞,長湖,大疊水等景區組成。
雖然説這石林是5A級景點,入場門票是RMB170但設施不太合格。例如從公車下車處接要坐2.5km(免費)電瓶車到售票處,但完全看不到有中文或是英文的指示或方向牌,下了車電瓶車又沒有到售票處指示牌,Tripadvisor上都看到不少游客的負評。
園內的電瓶車是分開售票的,景區內有7至8個電瓶車站,但電瓶車雖然有空的位置仍不會停下上客,電車到最後阿詩瑪一站便全部客落車,游客要自己步行回到起點。我們打算游中途的第三四個站,通知司機她好像聴不到便飛站了。原本以為她聴不清楚便從阿詩瑪站步回起點再坐一次,結果完全一樣,結論是途中的電瓶車站是假的,電瓶車只是運行由起點至阿詩瑪站,如果要到中途站只有自己步行了。其實如果園區內電車不設停車便不應設置中途車站,游客要下車如果做不到也應該好好説明,而不是置諸不理。在這一點石林景氣區的員工是完全不合格的。
雲南鐵路博物館位於昆明市北京路913號,是利用昆明火車北站的候車室建立的,2004年開館,主要展示昆明鐵路發展歷史,特別是米軌鐵路文物。博物館總面積為3176平方米,共收藏和陳列了9500多件有關滇越鐵路的老照片和文獻等歷史資料,其中陳列有“米芝蓮機車”和當年運行在滇越鐵路上的客車車廂、貨車車廂等機車配件,並運用強烈的色彩對比,展示了該段鐵路的百年滄桑史。雲南鐵路博物館是中國目前為止惟一一座以地方鐵路發展史為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非常值得參觀,火車迷更絶不可錯過。
博物館中法國米芝蓮內燃動力車組是國家一級文物。這一車組屬高級商務列車,1914年投入滇越鐡路營運,輪胎是橡膠的,該車軌距1米,分主車和行李拖車兩部分,車長19.7米闊2.6米,行駛時速100千米。當時專供中法兩國高級官員乘坐。
大理天主教堂於1927年由法籍葉美璋主教主持興建。教堂座東面西,由大門丶通道丶二門和禮拜堂組成。 正面是莊嚴的塔式三滴水式白族獨特建築技術,三滴水是指雨水從頂部到地面,要經過三次瓦片,滴三次水才落到地面。 紅色柱子與紅色大門相配,與藍色為主的雕畫相襯。 十字架高立屋頂,直插雲霄。 “天主堂”三字立在二層與三層屋簷之間,點綴著教堂。
教堂門是拱頂式的西方哥德式建築,一個大門,兩邊各有一個小門,大門前面的四棵大柱子上,掛有兩幅對聯,是用木板雕的金字,外聯(陳開華撰稿)是:
迎蒼臨洱春夏秋冬四時維新彰造物莊嚴
承蒙襲段風花雪月歲月不居揚福音精義
內聯(張文昌撰聯)是:
兩性合一身一身合兩性此乃基督特徵理所當然
一體分三位三位為一體這是上主神秘深奧莫測